鄉村振興在行動丨“山核桃之鄉”結出“致富果”
新華網合肥11月11日電(李東標) 眼下,正是大別山山核桃生產加工旺季。在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金寨縣關廟鄉,秋日的陽光灑滿山谷,伴著機器轟鳴聲,一顆顆“金果果”從加工車間生產線上經過脫殼、烘焙等層層嚴選,華麗變身,噴香撲鼻的山核桃新鮮出爐。
關廟鄉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是大別山山核桃主產區,被譽為“大別山山核桃之鄉”。近年來,當地立足獨特的資源、環境優勢,大力推進產業發展,讓“小山貨”成了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產業“花開” 山溝溝長出“致富果”
深秋的大別山區,峰巒疊嶂、層林漸染。山核桃林中,一排排新樹錯落有致、迎風挺立。
大別山山核桃主要生長在平均海拔約400米的高寒山區。關廟鄉日曬充足、雨水充沛,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讓這里尤為適宜大別山山核桃的生長。
“這里長出的山核桃,個頭大、出仁率高,口感也很不錯。”在關廟鄉仙桃村大別山山核桃種植基地,望著漫山遍野的山核桃林,關廟鄉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中心工作人員詹必海感到特別自豪。
山間核桃香,富民產業旺。在仙桃村的大別山山核桃林,今年59歲的村民陳遠斌是位種植老把式,正忙著為村里的集體山場栽種山核桃樹。“我家40畝山場全部都栽上了山核桃樹,收成好的年份,一年能掙十多萬元。”陳遠斌說,靠著多年練就的栽種山核桃樹技術,他不僅讓自家脫了貧,還成為了村里的護林員。
近年來,為了發展壯大大別山山核桃產業,關廟鄉以擴大核桃種植規模為突破口,以提升核桃基地標準化為基礎,以培植發展核桃果品精深加工銷售為抓手,著力打造“仙桃沖”核桃品牌,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一顆顆金燦燦的山核桃,扮靚了荒山,更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致富果”。截至目前,關廟鄉大別山山核桃栽植面積達到3萬畝,投產面積達到1.2萬畝,年產核桃干果550噸,產值3600萬元。
林下“掘金” 生態富民路更寬
晨曦微露,關廟鄉仙桃村村民李茂盛就來到自家山場,為山核桃樹施底肥。
“我家的山核桃林,施的肥料都是有機肥,樹的長勢很好,現在這個季節看起來還是綠油油的。”李茂盛說,他們一家種了280多畝山核桃,僅此一項,正常年份年收入在70多萬元左右。農忙時節,李茂盛常常會雇傭五六十人幫忙采摘山核桃,帶動了周邊很多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關廟鄉大力推動生物防治代替化學農藥、有機肥料代替化肥,推動大別山山核桃產業走上了良性健康發展軌道。
樹上結果,樹下生“金”。除了種植山核桃樹、油茶樹,李茂盛還在樹下栽培一種特殊的經濟作物——黃精。“黃精喜陰,比較適合林下種植,而且容易成活,平時也不需要特別打理,種植門檻很低,收益也不錯。”李茂盛說。
這些年,依托發展特色產業,李茂盛的日子越過越好。“我們家有了固定收入,我買了車,蓋了新房,住進了寬敞的家,新建了核桃加工廠房,越干越有勁。”李茂盛還在謀劃著明年再投入十幾萬元建設保鮮庫、烘干房,將來還準備購買農用無人機,把產業做大做強。
“通過核桃林下種油茶、地下種藥材的方式,不僅提高了村民收入,還改善了生態環境,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關廟鄉鄉長何韋介紹,大別山山核桃產業帶動脫貧人口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鏈”式發展 擦亮“核桃之鄉”名片
一顆山核桃有哪些轉化空間?在關廟鄉的金寨縣同創山核桃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顆粒飽滿的山核桃,經過蒸煮、壓榨、過濾、冬化等一系列程序,實現了“大變身”,成為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山核桃油。
圍繞將山核桃“吃干榨凈”這一目標,今年以來,這家企業還嘗試生產山核桃啤酒,受到不少消費者追捧。
“在這里,工人一年到頭都有活干。”企業生產負責人肖楊國介紹,該公司擁有自主品牌“仙桃沖”,產品原材料全部采用當地生長的野生山核桃,目前已形成山核桃仁、山核桃油等系列產品,年產值三千萬元,產品銷往上海、江蘇、浙江等地。
近年來,通過建強基地、繁良種、延鏈條、拓市場,關廟鄉大別山山核桃產業全鏈條得到較快發展,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了新路。
為了全面推進大別山山核桃產業發展,擦亮“大別山山核桃之鄉”名片,關廟鄉出臺了《大別山山核桃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大別山山核桃栽植改造撫育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思路、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通過整合專項資金、加強種苗培育、擴大種植規模、完善產業配套、創新科技賦能等舉措,全力促進“核桃興業”,奮力實現“核桃富民”。
按照“山核桃+文化+旅游”的思路,關廟鄉還舉辦大別山山核桃文化旅游節,建設觀光作業道路,引導經營主體發展民宿產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同時加大山核桃旅游產品開發力度,整合仙桃九峰尖、仙桃茶園河谷、胭脂花娘寨、二龍潭等旅游資源,發展生產體驗、休閑觀光等現代服務業。
關廟鄉黨委書記舒期頤表示,下一步,關廟鄉將下大力氣抓好大別山山核桃產業振興工作,以創建集體經濟示范村、共同富裕示范鄉為引領,不斷擴大大別山山核桃種植規模,打造特色產業品牌,促進大別山山核桃產業健康發展,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