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6月,俯瞰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的高山坡地,一排排深綠色的花椒樹上,掛滿一簇簇緋紅。這是花椒豐收了。
2021年5月31日,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群眾在采收花椒。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宋武錄是當地花椒種植大戶,他種了28畝“大紅袍”。“去年產了2000斤,賣了12萬元。今年價格更高,估計可以賣到十五六萬元。”對于今年的增收他很有信心。
掐一簇花椒在手上,果實飽滿沉甸,再一捻,花椒油在指尖潤開,辛香味道從指尖“闖”入鼻尖。
在37歲的宋武錄記憶中,這花椒的味道就是幸福的味道:父親靠七八畝花椒,拉扯大了宋武錄兄弟倆。2015年他接過父親的班,將老花椒樹全部更新換代,面積擴大到28畝。
從父輩一年幾萬元到現在行情好時一年20多萬元的收入,從勉強維持生活到現在致富奔小康,宋武錄相信雙手創造美好生活,正如他的微信名——“奮斗”,如同花椒樹一樣,始終保持向上的力量。
花椒樹沒有辜負奮斗的人。“我現在兩個孩子老大11歲,老二剛上幼兒園,都送到了縣城的學校上學。”對于能將孩子從小就送去縣城上學,宋武錄很驕傲也很踏實,“只有知識才能夠改變命運。”
經歷過風雨,更珍惜豐收的喜悅。“受疫情影響花椒滯銷,是駐村干部幫忙找銷路。去年底暴洪泥石流災情損毀了部分花椒樹,駐村干部幫忙聯系花椒苗補種。”宋武錄談起這兩年的經歷很感慨,“黨的政策托住我們穩定增收的期盼。”
花椒樹寄托了宋武錄全家的小康夢。談起未來他滿懷憧憬:兩個孩子現在每年租房和陪讀的費用要三五萬元,計劃5年內將花椒種植面積擴大到40畝,將來供孩子們上大學。“今年在駐村干部幫助下我正計劃籌建合作社,帶動更多的農戶種植,把村里的花椒做成產業。”
一簇簇緋紅的花椒映紅了花椒農的笑臉。隴南市文縣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孕育了這里花椒獨特的馥郁辛香,成為不少當地人的味覺底色,這味道“飄”到大城市的餐桌,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風味——水煮魚、椒麻雞……這味道勾起鄉愁,也讓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看到奮斗的希望。
隨著當地花椒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返鄉種植花椒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目前,甘肅省隴南市文縣花椒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總產量3200噸,產值5.76億元,花椒產業已經成為當地鞏固脫貧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今年花椒價格達到七八十元,每斤比去年高10多元,這幾年花椒產量和品質越來越好,去年收花椒63萬斤,最遠賣到了東南亞。”文縣任和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任付全2014年注冊了公司,親歷了公司和當地特色產業一起發展壯大的全過程。
“三夏”時節,隴南大地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白水江畔的文縣尚德鎮油菜喜迎開鐮,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種植戶張夭娥家今年油菜又迎來了豐收。“今年種了3畝多,一畝可收獲油菜籽300斤左右,能榨出菜籽油大約100斤,種植油菜的效益很可觀,來年打算擴大種植面積。”她說。
2021年6月10日,文縣尚德鎮種植戶張夭娥在地里收割油菜。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隴南市文縣的川壩地區,艷陽下隨處可見農民搶抓農時收割小麥的身影。
城關鎮馬家壩村村民鄭保桂今年種了3畝小麥,畝產300多公斤。她說:“縣農技中心技術員經常來田間地頭講解有關小麥病蟲害防治知識,我們精心管護,迎來了今年夏糧豐收。”
2021年6月10日,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城關鎮馬家壩村村民鄭保桂在收割小麥。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現在田里的小麥基本收割完了,大伙搶抓農時,放水、起苗、插秧,秋天還有一場豐收等著我們。繼續加油干,幸福的日子越過越美好。”鄭保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