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貝弗倫村的“鄉村點”中,居民正在選購蔬菜。
一名法國農民正在接受工作人員的農業技術培訓。
資料圖片
便利的生活設施、良好的就醫條件、宜人的居住環境、完善的教育機會,吸引更多人來到鄉村、留在鄉村。不少國家在鄉村建設中,積極拓展多元化的公共服務項目,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讓鄉村生活更有魅力
比利時
“鄉村點”填補農村公共服務缺口
本報記者 方瑩馨
貝弗倫村地處比利時北部法蘭德斯大區的韋斯霍克地區,是一個只有600多名居民的小型村莊。村中心一棟名為“鄉村點”的二層小樓,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閑暇時分,村民們喜歡相聚于此,一起品嘗美食、下棋、做手工,享受休閑時光。
“鄉村點”是貝弗倫村的多功能服務中心。據韋斯霍克地區市政聯合會協調人迪特·霍特介紹,該中心于2017年向民眾開放,為當地居民提供便民、交通、社交等領域的服務。作為歐洲農業農村發展基金的資助項目之一,歐盟為“鄉村點”提供了1.3萬歐元(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的建設資金。
在貝弗倫村的“鄉村點”,餐廳、面包店、超市等設施一應俱全。平時,村民可在一層的公共活動空間舉行聚會,也可參加中心組織的棋牌、音樂等興趣小組活動,或參加電腦培訓班等免費課程。為方便村民出行,公交車站就設在“鄉村點”樓下,中心還在門口設置了共享自行車固定停放點,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此外,“鄉村點”還兼有快遞寄存、信件收發、日用品配送等服務,著力滿足村民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需求。
為加強人們對家鄉的歸屬感,在貝弗倫村的“鄉村點”建設過程中,當地政府著力拓展公益服務功能,動員村民共同參與運營維護。目前,“鄉村點”由一支20人的志愿者團隊運營。團隊主管喬利安·馬休表示,除了在“鄉村點”組織公共活動、提供日常服務外,志愿者的職責還包括定期上門回收玻璃瓶、為村里的小學準備午餐、為外出村民幫忙整理庭院等。此外,團隊還密切關注困難群體,為村里的殘疾人士提供工作機會。
霍特表示,自啟動以來,“鄉村點”豐富了貝弗倫村村民的生活,也增進了人們的情感連接。中心提供的各項服務不僅彌補了農村地區公共服務的缺口,也緩解了當地人口流失、交通不便等問題。
設立“鄉村點”是法蘭德斯大區解決農村公共服務缺失的一項有益嘗試。農業是比利時的重要支柱產業。然而,半個多世紀以來,由于農村地區收入較低,比利時各地村莊面臨著人口流失的困境。人口的減少導致很多商店、銀行、郵局等被迫撤離鄉村。生活的便利性難以保障,又使得更多人決定離開家鄉,形成了惡性循環。
比利時的各地方政府有權自主制定鄉村政策。為讓更多人愿意留在鄉村,2019年,法蘭德斯大區政府投入56萬歐元,用于改善農村地區公共服務。據統計,大區政府批準的相關項目超過60個,目前有近12萬鄉村居民從中受益。
如今,“鄉村點”模式已在法蘭德斯大區的多個村鎮得到推廣。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每個村莊在具體實施層面有所區分。例如,斯塔維爾村村民的平均年齡較為年輕,其“鄉村點”組織的活動更加關照青年人的興趣;克羅姆貝克村則在服務中心增設了圖書館、兒童看護中心等;希爾村政府與共享汽車供應商以及公益組織共同發起了汽車共享計劃,村民可以選擇自駕或預約司機,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當前,“鄉村點”模式的不斷推進為促進當地公共服務發展、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提供了重要助力。
法國
提供便利的農業職業技能學習渠道
本報記者 劉玲玲
莫萊夫里耶位于巴黎西南部,是法國曼恩—盧瓦爾省的一個小鎮。鎮上的尼利耶農場已有40年歷史,是法國較早一批有機農場之一,也是該國現代有機農場的示范點。走進尼利耶農場,廣闊蔥郁的草場和悠閑漫步的牛羊首先映入眼簾。不遠處,牲畜棚和奶制品加工工坊整齊排列。在農場入口處的自主經營商店,新鮮生產的乳酪產品吸引了大量訪客,人們穿梭在貨架間品嘗選購,極為熱鬧。
尼利耶農場的成功經營離不開一批農業專業人才的努力。27歲的夏朗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也是尼利耶農場的銷售業務負責人。夏朗中學畢業后選擇攻讀農業專業技師文憑,畢業后入職尼利耶農場。現在,夏朗正在網上學習法國農業協會和獸醫聯合會提供的免費課程,補充有機農業生產領域的知識,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為每一位農民提供便利的農業職業技能學習渠道,是法國政府長期的工作重點之一。法國的農業職業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848年,該國就在圖盧茲市建立了第一所農業技術學校。20世紀60年代以來,法國政府對農業職業教育進行了多次改革和調整,并將這一領域的教育培訓逐步劃歸農業部管理。1960年,法國出臺《農業教育和農業職業培訓法》,規定各地應加強先進農業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服務,幫助農民適應農業現代化的需要。
如今,法國已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的農業職業教育體系,主要包括中等農業職業教育、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和短期農業職業培訓三大部分。有志于從事農業工作的民眾從初中畢業后就可以選擇去農業專科學校學習,或在全國各地的農民技術培訓中心接受技能培訓,還可在相關高校進一步深造,學習從本科到博士的課程。
此外,該國還形成了一套分類細致的農業職業文憑認證機制,既包括對高校農業技術科研人員的認證,也包括對農業工人、技師等一線工作人員的認證。法國農民可通過參加培訓考試不斷取得更高級別的文憑,從而享受國家不同等級的補貼和優惠政策。
法國政府鼓勵地方政府或個人同高校展開合作,在農村地區創辦農業科學研究機構、開展合作研究項目等。例如,法國政府于2003年推出了“伙伴關系項目負責人”項目,推動專業院校的農業工程師深入鄉村進行教學。各地相關機構也可根據當地特色,參與課程設置、制定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培養人才。
2020年,法國農業部撥款13億歐元(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用于農業職業教育,占其年度總預算的近三成。多層次的農業職業教育體系為人們提供了覆蓋各個階段的學習培訓機會,在有效提升農民技術素養的同時,也促進了法國農村的發展。“在法國,只要想從事農業領域的工作,總能找到合適的學習機會。”夏朗告訴記者,如今,法國年輕一代農民普遍重視貫穿終身的農業職業教育培訓,政府的大力投入也讓更多青年人看到了農業領域良好的就業前景,讓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愿意留在農村。
日本
農村醫學會組織農民開展健康管理
本報記者 劉軍國
在日本本州島中部的長野縣,有一個人口約為9700人的松川村。村里的診所科室齊全,擁有內科、外科、婦產科、牙科、眼科等。從村莊開車不到10分鐘,就可到達一所綜合醫院——北阿爾卑斯醫療中心安云病院。松川村政府工作人員青沼宏和自豪地對記者表示,“我們這里的醫療條件與大城市幾乎沒有區別,村民看病非常方便!”
松川村良好的就醫條件是日本全國農村公共醫療服務現狀的一個縮影。在日本,完善的農村醫療服務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20世紀四五十年代,日本農民普遍面臨“看病貴”的難題。當時,日本經濟狀況極為落后,國家財政資金有限,農村居民無力承擔醫療費用。
面對這一困境,有日本學者建議,引導農民組成互助團體,共同應對醫療費用難題。1950年后,農民互助保險組合在日本各地應運而生。作為非營利性的互助機構,該組合由日本全國的農村居民自愿加入,其資金來源由會員繳納的會費和保險費構成。機構接受日本政府和全體成員的監督,會員可在門診、住院治療、手術費用等方面得到機構提供的資金支持。
1961年,覆蓋所有日本國民的醫療保險體系——“全民皆保險”制度正式實施。在這一制度框架下,農村居民可自由選擇醫療機構進行就醫,個人需負擔總費用的三成,學齡前兒童和75歲以上老人只需負擔兩成醫療費用。這進一步緩解了該國農村居民的醫療費用難題。
在就醫費用之外,日本農村還一度存在缺乏基本醫療資源的情況。據統計,20世紀四五十年代,日本全國有近3000個“無醫村”。為此,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無醫村”地區建設了大量公立醫療設施,鼓勵醫生到偏遠地區工作。
在緩解農民看病難方面,日本民間機構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較為典型的是1952年成立的日本農村醫學會。該學會的創始人若月俊一于1945年調任長野縣佐久綜合病院。在工作中,若月俊一發現,農村醫療設施的缺乏讓很多人在患病初期得不到有效治療,等病情嚴重了才到附近城鎮的醫院就診,導致不少農村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這一情況讓若月俊一倍感心痛。為向日本農村居民普及醫療衛生常識,若月俊一長期深入“無醫村”進行巡診,并以自編自演戲劇的形式,宣傳“預防勝過治療”的理念。日本農村醫學會成立后,積極組織農民開展健康管理,并大力推動對農民群體易患疾病的研究,使日本農村居民中胃癌、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的發病年齡得以推遲,并大大降低了一些惡性疾病的死亡率。如今,醫學會每年都召開年會,為從事農村醫療工作的醫護人員搭建交流經驗的平臺。
近年來,隨著少子老齡化現象日益加劇,日本一些偏遠農村地區再次出現了“無醫村”現象。不少日本醫務工作者自發采取行動,保障農村地區的醫療服務。52歲的川尻宏昭是岐阜縣高山市高根町市營診療所的所長。該地區約有330人,其中55%為65歲以上的老人。對每名慢性病患者的名字和癥狀,他都了如指掌。在出診之余,川尻宏昭還經常組織活動,向有志于學醫的當地高中學生進行宣傳,鼓勵他們將來回到家鄉從事醫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