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4月29日電題:古梨樹下有“新”事
新華社記者 王皓
“十里香風吹不斷,萬株晴雪綻梨花。”這句出自清代詩人王佩鈺的《銅川途次題壁四絕》,展現出一幅梨鄉春色的詩畫長卷。
詩人所說的“銅川”,即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同川鎮,這里栽培梨果樹的歷史可追溯至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
每到陽春三月,雪白的梨花競相綻放,吸引四方游人駐足觀賞。不久前舉辦的原平市第十二屆梨花詩歌藝術周,不僅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游客“打卡”留念,還有許多詩歌愛好者在萬畝梨園踱步吟詠。
“彼同川梨花,漫山遍野,登嶺渡壑,隨勢起伏,千姿百態。俯瞰則原馳蠟象,谷飛白鶴;仰觀則嶺生層云,山舞銀蛇。”退休教師郝崇榮這樣寫道。
原平農民散曲社社員李向榮則創作了一首《【雙調·太平令】同川鎮第十二屆梨花節有寄(新韻)》,“花香處潔白純粹,圍湖外云蒸霞蔚。地肥,水美,作為,黃土坡風流嬌媚。……展眉,夢隨,舉杯,梨農們信心千倍。”
同川地處黃土高原地區,位于北緯38度的“黃金緯度”,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非常利于梨果種植。當地特色品種“同川酥梨”皮薄肉厚、含糖量高,已于2013年被批準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如今,同川地區梨樹種植面積已達9萬畝,年均產梨超過1億斤。“村村有梨園,戶戶有梨樹”已成為同川的獨特名片。當地的梨花詩歌節也不再是簡單的旅游觀光,已成為梨果產業提檔升級的一次新機遇。
同川鎮黨委書記李志強告訴記者,在今年的梨花詩歌藝術周上,同川鎮和一家旅游開發公司簽約了價值3000萬元的項目,包括梨樹認領、梨果采摘以及倉儲物流等。
事實上,同川酥梨的革新始于2018年。雖然當地種梨歷史悠久,但是基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種植,而且越來越多年輕人外出謀生,梨果產業一直停留在初級階段。
村民們認為,當時的狀態就只剩下“老人老梨樹”了,再好吃的梨沒有好的“賣相”也一樣拿不出手。
“這么好的底子,浪費了就太可惜了,兩千年的地標產品是時候發光發熱了。”李志強說,經過再三討論,當地政府決定先從文化入手,重新激發大家對同川酥梨的信心。
一本書《中華梨果第一鄉——同川》、一部宣傳片《梨鄉同川》、一首MV《我的家鄉叫同川》,被老百姓稱為“三個一工程”的舉措,讓同川酥梨再次成為當地“熱搜”。
記者采訪得知,在過去幾十年間,從同川走出去的梨果商已超過3萬人,活躍在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聽聞老家的梨子又“火”起來了,而且政策上又有扶持,不少在外闖蕩的同川人開始回鄉創業。
1979年出生的王俊義在19歲時,就外出和朋友做水果生意,從山西大同到北京農副產品市場,一干就是20年。如今,王俊義在北京新發地也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從零售到批發,年平均流水能達到8000萬元。
在一次回鄉洽談會上,李志強與王俊義結識,并積極引導他返鄉創業。有了多年的銷售經驗,加上開闊的視野,王俊義在同川流轉了500畝土地,決定搞標準化梨園,尋找新出路。
“通過標準化種植,既能提升口感,還能給梨‘美美容’,進行分級銷售,多方面提高品質。”在王俊義的帶動下,超過120戶梨農參與到標準化梨園的種植當中,同時也給其他人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李志強說,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回鄉創業者的努力下,同川已經建起6座大型冷庫,儲存量達到1500萬斤。“對于常年用土窯儲存的老百姓來說,這可是個開天辟地的事兒。”
地頭有了冷庫,田間的梨子就更有保障了。“不僅能更長時間保鮮,還能反季節銷售,進一步提高梨的品質和價格。”王俊義說,他把同川的梨帶到了北京新發地市場上,還贏得了不少回頭客。
為了讓同川酥梨產業走得更扎實,當地還將建設一批示范基地,提升基礎設施,包括防雹網、滴灌設備以及水肥一體池,進一步對接公司,完善標準、品牌、包裝、收購、銷售等環節。“品牌保護好,價格賣上去,老百姓就能沾上光。”李志強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