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辦好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提高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如何辦好民生實事?在就業等老百姓關心的領域,各地出臺了哪些政策措施,探索了哪些做法?本版今起推出“會后探落實·辦好民生實事”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不斷開發基層崗位
優先貧困家庭學生
見到李智娟時,24歲的她正熟練地整理手頭的文件,并不時拿起手機與同事對接業務。李智娟的老家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在她很小的時候,全家通過政府組織的移民搬遷,從六盤山下的固原市搬到了賀蘭山下的銀川市郊。
“準備畢業那會,家人、朋友都期盼我找一份好工作。但一直到臨近畢業,我都比較迷茫。”李智娟說。當時,她還是寧夏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在畢業季始終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
“后來輔導員告訴我,金鳳區良田鎮政府有個不錯的崗位。我可以先去實習,積累工作經驗。我覺得與其在學校等待,不如走出去,試試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
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積極對接下,李智娟來到了良田鎮。“干了一個多月,覺得工作離家近,又有成就感。因此,我決定報考‘三支一扶’招錄考試。”利用寧夏回族自治區招募3000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服務的契機,李智娟應聘成功,如今已成為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的一名紀檢干部。
李智娟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因為她順利就業,全家成功脫貧,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今年,我們將繼續優先招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人家庭和低保家庭畢業生。”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魏昕告訴記者,在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上,寧夏不斷開發基層崗位,擴大政府類項目高校畢業生錄用規模。
“我們不斷完善基層就業政策,落實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等優惠措施,擴大機關事業單位空缺崗位招錄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比例,開發城鄉社區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擴大‘三支一扶’、特崗教師、免費醫學生、西部志愿者等基層就業項目招募規模,近年來取得積極效果。比如,‘三支一扶’計劃實施15年以來,瞄準貧困地區需求,在招募名額上向西海固地區學生傾斜,在招募崗位上向扶貧項目傾斜,優先招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人家庭和低保家庭畢業生。”魏昕介紹。
依托勞務輸出組織
幫助村民就業增收
今年,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卡孜鄉苦確普村的村民扎西平措過了一個好年。在過去的一年里,通過村里的勞務輸出合作社,扎西平措的收入超過了兩萬元。
“去年我參與了鄉里的洪溝治理工程,在家門口就業,不但收入提高了,而且比平時去外地打工更加穩定。”扎西平措說。
2019年,卡孜鄉成立了勞務輸出組織,吸收鄉里600多名勞動力。當地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獲得穩定的工作機會。“此前,我們卡孜鄉農民外出打工,常常是在阿里、那曲等偏遠的地區。有的時候村民要在那邊等待20多天,才能遇到一個打工的機會。”卡孜鄉黨委書記白瑪扎西說,“大家過去零散打工,一年勞務收入幾千元到一兩萬元不等,收入低、波動大。現在,大家依托勞務輸出合作社,不僅穩定,務工收入平均能達到兩萬多元,最多可以達到四五萬元。”
鄉里集中承攬項目,不但幫助農牧民更好就業,也穩定了企業的用工信心。扎西平措參與的洪溝治理工程是白瑪扎西去年談下來的項目。2020年,南木林縣要開展工程項目建設,建筑公司找到白瑪扎西,詢問卡孜鄉是否能夠為項目提供勞動力。
白瑪扎西答應下來,隨后組織鄉里總計200多名村民參與項目。大家伙兒白天在工地工作,晚上回家。如果有農活影響第二天的工作,鄉里就進行勞動力調配,既保證了村民收入,也保障了工程建設的進度。據介紹,僅該項目就給卡孜鄉參與工程建設的農牧民發放報酬近200萬元。
“除了洪溝治理工程,鄉里還承接土地平整、安居點工程施工等項目。如今,卡孜鄉的勞務輸出已經成了一塊響當當的用工招牌。”白瑪扎西說。
目前,卡孜鄉組織的勞務輸出以體力型勞動為主。白瑪扎西覺得,長期如此沒有競爭優勢,村民的收入提升也有限。今年開始,白瑪扎西準備安排更多有條件的村民學習廚藝、挖掘機等技術,實現更高水平的勞務輸出,進一步提升勞務輸出的含金量。
不僅如此,村里一些農牧民掙了錢、學了技術后還自己開辦企業。仁青是卡孜鄉的勞動能手,經常在外地打工的他學習了不少技術。經過這幾年的積累,他購買了小型工程機械,開始承接一些工程項目。
如今在西藏,這樣的勞務輸出組織還有很多。據西藏自治區人社廳介紹,2020年西藏共建立652個農牧民轉移就業基地,發展7800余個農牧民勞務輸出組織,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61萬人,勞務收入達47.1億元。
用好公益崗位政策
安置城鎮困難人員
“多虧了好政策,政府給我在鎮上安排了保潔公益性崗位。不僅每月有固定收入,還能在家門口就業,方便照顧生病的妻子。以后日子有奔頭,生活更幸福。”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明陽鎮人韓良平說。
韓良平今年57歲,妻子股骨頭壞死不能勞作,兒子讀高中。韓良平沒有一技之長,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就靠他種地和就近打散工維持。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后,明陽鎮政府安排韓良平負責街道保潔工作,每個月有1600元的固定收入,一年收入近兩萬元。
據介紹,恩陽區統籌用好用活公益性崗位政策,今年累計開發保潔、助殘、護林護路、志愿服務等專項公益性崗位2300個,安置城鎮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802人。
為精準施策,恩陽區在各鎮(街道)設立就業困難人員綜合服務窗口,全面調查摸底城鎮失業創業情況,主動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服務,做好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在此基礎上,組織留崗職工就業培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按照群眾點單、政府派單、學校接單、就業訂單“四單”培訓模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鼓勵企業吸納人員參加適崗培訓,提升就業質量。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做好用工需求,落實訂單定向勞務輸出、支持培育建設勞務團隊、推進就業創業擔保貸款等舉措,促進就業創業。
在穩崗就業上,恩陽區不僅為就業人員“搭好橋”,還致力于“扶上路”。去年剛從部隊轉業的退役軍人馬騰斌,退役后一直待業在家。今年“春風送崗”活動期間,當地政府走入馬騰斌家中,積極動員他參加系列招聘活動、查閱選擇就業崗位信息。最終,馬騰斌與四川永潤欣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用工合同,月收入有3500元。
據統計,截至2月底,全區累計收集發布操作工、安保員、倉庫管理員、銷售員等就業崗位兩萬余個,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543人次;幫助臨港產業園、食品工業園等企業招募工人200余人,分批次組織到浙江總部培訓,助力穩崗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