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麻將桌冷清 讓扶貧車間熱鬧
——記玉山縣樟村鎮青山壩村第一書記張利姿
陰雨天的玉山縣樟村鎮青山壩村,更顯冬寒。但走進村里的扶貧車間,一股暖意撲面而來:十幾名婦女在工作臺上加工首飾配件,不時聊天說笑,好不熱鬧。說起這個村里脫貧的小“引擎”,就不得不提3年前來到青山壩的一個年輕人。
2017年4月,“80后”的張利姿受上饒市婦聯黨組派遣,來到“十三五”省級貧困村——玉山縣樟村鎮青山壩村擔任第一書記。“她能放多少心思在村里?估計是來走個過場的。”眼看是位外表纖弱的年輕女干部,起初,不少村干部和村民并不看好這位第一書記。
然而,3年多時間下來,張利姿靠著真情和韌勁,暖了鄉親們的心,讓青山壩變了樣。
一個月瘦了10斤
青山壩村所在的樟村鎮,距離玉山縣城51公里,是全縣距離縣城最遠的鄉鎮。張利姿剛到村里時,村集體收入為零,貧困發生率達到11%。
為了盡快進入角色,拉近與村民們的距離,在剛到村里的頭個月,張利姿不分晝夜、挨家挨戶走訪。尤其是到了貧困戶家,更是聊得久,仔細詢問他們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貧困程度和發展需求,她把每一戶的具體情況一一記錄在冊并留下電話,經常一待就到了晚上9時多。
“許多貧困戶白天不在家,只好晚上去。”在張利姿看來,老鄉們房子蓋得好,不見得富;房子蓋得不好,也不見得窮。要落實精準扶貧,就不能靠道聽途說看材料,必須得自己沉下去了解,掌握貧困戶的真實情況。一個月下來,原本就瘦弱的她體重減了10斤。
在結對幫扶上,張利姿更是帶頭示范,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由她掛點幫扶的貧困戶王國兵常年在外務工,妻子也經常不在家,家中留下3個尚在上學的女兒。3個女孩懂事得早,早早學會了照顧自己,但也許因為缺乏家庭關愛,性格內向,不愿與外人說話。
張利姿結對幫扶后,只要有空就來看望三姐妹,給她們輔導功課。遇上寒暑假,張利姿就把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孩子帶到村里,與三姐妹一起學習、游戲。如今,3個女孩性格越發開朗,學習成績也穩中有升。
打麻將怎么能致富?
在走訪調研中,張利姿發現,依靠外出務工經商,青山壩村脫貧的基礎并不差,但卻有個不好的風氣:不少村民有聚眾打麻將小賭一把的習慣。
“在村里經常能看到村民們聚集在麻將桌旁,這樣怎么能致富?”張利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來想去,還得找準產業,激發村民尤其是貧困戶們脫貧的內生動力。
2017年7月,張利姿在一次入戶走訪中,看到幾名婦女在家門口加工耳環等飾物。聊天中,其中的何桂香告訴她:“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干點小活累不著,和老姊妹們說說笑笑還能掙錢補貼家用。”
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如果把村里剩余婦女勞動力整合起來,搭建一個來料加工平臺,豈不是一條致富門路?
說干就干!張利姿開始在玉山、廣信、廣豐等縣區馬不停蹄調研企業,還把電話打到義烏,對接來料加工需要。
經過一番聯系對接,村里最終引進點焊耳環的來料加工業務,張利姿則將村民活動中心的一樓免費提供出來,作為扶貧車間。如今,全村共有30余名婦女在扶貧車間從事耳環點焊,其中貧困戶婦女占到1/3,每人每月增收500至2000元不等。更讓張利姿欣慰的是,扶貧車間熱鬧起來了,村頭巷尾打麻將的人明顯少了。
如今,青山壩村來料加工、菌菇種植、光伏發電等產業齊頭并進,效益可觀,助推了貧困戶脫貧致富。2018年,全村整村脫貧。
“張書記就是我的親人”
信江發源地、懷玉山山腳,坐落于此的青山壩村雨量充沛,加之村里有水庫,每逢汛期,張利姿就神經緊繃。2017年6月,就在張利姿剛到青山壩不久,她就經歷了一次驚險時刻,也讓村民俞必財牢牢記住了這位女書記。
那是一天凌晨,突降暴雨,獨居深山的俞必財被轟隆隆的山洪聲驚醒。由于房子依山而建,俞必財在逃離前不忘打開房屋后門。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他奔出房子不久,山洪就從后門灌入,從前門涌出。
俞必財立刻打電話向張利姿求助。住在村里的張利姿立即聯系三輪摩托車上山,但面對暴雨山洪,沒有摩托車主敢在夜里上山。張利姿和村支書汪金水、村委會主任黃奎紅合計,先備好米油面等物資,等天一亮就上山。
次日7時,摩托車司機給車轱轆繞上鐵鏈,三人坐上摩托三輪車就向山里進發。然而,雨雖停歇,但山路陡峭、泥濘濕滑。突然,一個顛簸,張利姿一個沒抓牢,從坐墊顛到車廂板上。“她痛得當時都沒爬起來,我和老汪看著都心疼,勸她不要去,但她還是咬牙堅持要去。”黃奎紅回憶。
坡陡彎急,緊挨山崖,車子在爬坡時不時向后滑,但一心想著村民安危的她沒有被嚇倒。來到俞必財家時,只見房子已進水,桌椅板凳被水沖得東倒西歪,房子有坍塌的危險。張利姿立即聯系挖機,在他家屋后修建排水溝,解除險情。之后,又為俞必財申請危房改造項目,對房屋進行了維修加固。
如今,當年上山的泥巴路已變成水泥路,俞必財老人逢人便說:“黨的政策真是好,張書記就是我的親人!”(記者 卞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