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指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按照政策精準化、措施精細化、協調機制化的要求,完整準確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近年來,“空間經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焦點。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為引領,以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為基礎,促進區域間相互融通補充。”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知識共享空間模式逐漸突破傳統物理空間限制,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關鍵階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教育精準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路徑。教育資源空間分布具有分散性和不均衡性特點,而知識共享空間模式利用互聯網平臺,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實現供需雙方精準匹配,集聚優質教育資源,為分散的貧困地區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成為我國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之一。社會資本在推動知識共享空間方面發揮了三大功能。
一是集聚優質知識資源,形成優質教育平臺,便于優質知識的生產和創新,進而提高精準教育扶貧的質量。課程、圖書館、科研成果等都可以以共享模式進行創新,創建知識共享平臺,利用網絡平臺打造精準化對接、平臺化交往、場景化互動的知識產品,供知識需求者學習、交流、創新和應用。比如,清華大學從2003年開始啟動教育扶貧項目,根據不同培訓主題精選優質師資,多渠道籌集資金,無償為教育落后地區建立教育扶貧遠程教學站,通過衛星直播、錄播、面授等多種方式,為廣大貧困地區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優質知識,為振興鄉村提供遠程學習資源。遠程直播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突破“面對面”教學的局限,將優質知識傳播到貧困地區。
二是創造網絡空間通道,便于優質知識的傳播,進而增加教育精準扶貧的廣度。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關鍵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共享模式突破了傳統的物理空間限制,讓優質知識傳播更廣、更快。一些知識共享平臺,通過聚集優勢教育資源,借助在線教育方式,建立智慧教室、智能云桌面、直播錄播課堂,大規模進行網絡教學。一些在線支教平臺組織志愿者對貧困地區學生進行在線“一對一”輔導,有的支教老師還將教學視頻、課件、教學用具和參考資料提供給學生,極大地提高了支教效果。正是由于知識共享創造了傳播知識的網絡空間,教育精準扶貧的質量和數量才能得到極大提升。
三是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模式,促進優質知識的分享利用和再創造,進而提高教育精準扶貧成效。知識共享空間實現了空間的重組和優化,重點推動了線上線下資源的集聚和互動。知識創新和傳播,并非一個單向過程,知識傳播者和接受者通過線上線下雙向互動,共同創造新知識。社會資本通過構建多種交流平臺和渠道,實現在線教學與“面對面”教學精確匹配,增加教與學的互動頻次,提高知識分享和創新效果。一些知名中學,通過遠程直播、同步課堂、視頻錄播、線上線下互動等方式,為貧困地區的中學輸送優質教育課程,有效補充了教育落后地區的師資力量。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起學生公益項目“青苗計劃”,通過網絡媒體讓貧困地區的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分享清華大學優秀學子的學習經驗。同時,參加暑期實踐的清華學子也通過“面對面”方式與當地學生展開線下交流。這種線下線上雙向互動的方式,大大提升了知識傳播效率。
同時,知識共享空間也為社會資本提供了重要載體。首先,知識共享空間建設為社會資本提供了積累載體。知識共享平臺的不斷涌現,為社會資本的積累和擴張開拓了新市場空間。當前,一批在線教育企業成功上市,大量未上市在線教育平臺備受資本市場青睞。社會資本在通過在線教育模式傳播知識、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在線教育產業自身的發展和壯大。其次,知識共享空間形成的產業鏈條為社會資本提供了擴張載體。技術、創意知識從創造到產業化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知識共享空間不僅提高了知識創新和傳播的效率,還為技術、創意產業化提供了新途徑,為社會資本精準選擇項目提供了新載體,進而推動了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例如,清華x-lab(清華大學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平臺)集聚創意創新創業要素,與清華大學各院系、實驗室和校外企業、投資機構、專業服務機構、地方政府合作,搭建知識共享空間,促進知識創新、分享、傳播和運用。這個平臺為清華大學的在校學生和校友提供了訓練項目、創業課程等。在這里,創業者可以接受專業的創業輔導,尋找合作伙伴和投資者,科研成果的轉化周期大為縮短。最后,知識共享空間形成的新集聚中心,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為資本提供了重要智力載體。2013年,貴州省建成第一個省級數據集聚、共享、開放系統平臺,搶占了發展數字經濟先機,從而形成大數據產業集聚中心。貴州省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雙向互動,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數據產業也成為貴州的“新名片”,吸引各大知名互聯網企業來此發展。貴州省還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優勢,搭建云扶貧平臺,精準對接各種資源,推動教育精準扶貧。
(楊斌系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齊明正、單許昌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