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工人在勞動
庫布其沙漠重現盎然生機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庫布其沙漠,曾經是寸草不生的千年荒漠,風沙肆虐,被稱為“死亡之海”。農牧民在沙漠里靠著一點沙生植物,艱辛游牧,生活貧困。如今,這片面積1.86萬平方公里的大沙漠,1/3已經得到治理,植被覆蓋率已達到53%。同時,沙區農牧民們積極參與治沙,成功走上了致富路。
Ⅰ.治沙扶貧兩手抓
“清湯掛面碗底沙,夾生米飯沙磣牙”,流傳于農牧民口中的這句順口溜,正是之前沙區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而如今,通過參與治沙,十多萬沙區農牧民實現脫貧,成為庫布其治沙事業最廣泛的參與者、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3000多名農牧民把151萬畝荒棄沙漠轉租給治沙企業,成為“地主”,人均收入16.6萬元。另有93萬畝農牧民承包的沙漠入股治沙企業,按固定比例分紅。沙區農牧民還積極參與治沙產業,實現了從農牧民到產業工人的轉變。僅在沙漠治理中,庫布其就先后組建 232 個治沙民工聯隊,5820人成為生態建設工人,人均年收入達 3.6萬元。
59歲的吳直花,是杭錦旗獨貴塔拉鎮杭錦淖爾村的國家級貧困戶。為了幫助吳直花脫貧,在政府的指導下,當地企業給她分了30畝沙地種植有治沙改土和藥用經濟價值的甘草,企業包種苗,包培訓,包技術,包收購。企業自創了讓甘草躺著生長的技術,可以讓1棵甘草的治沙面積擴大10倍,并把這項技術無償傳授給吳直花這樣的農民。通過種植甘草,吳直花一家擺脫了貧困,住進了新居。截至目前,庫布其沙漠的甘草種植面積累計達220萬畝,每畝甘草可創收400-450元,帶動1800多戶、5000多人成功脫貧。兩三年后,沙漠土質得到了改良,可以種植西瓜、黃瓜、葡萄等有機果蔬。現在吳直花等農牧民搞起了電子商務,銷售沙地里出產的有機果蔬,無污染,價格高,這些果蔬在網店里供不應求。
生態環境的改善更是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許多農牧民在發展沙漠特色旅游上動起了腦筋。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村的牧民斯仁巴布,曾經在沙漠里養羊和挖野甘草為生,每年收入才兩三萬元。隨著沙漠綠了,路通了,游客多了,他在牧民新村開了一家“草原請你來”飯莊,單餐能接待80人的旅游團。隨著沙漠地區農牧民飯莊和沙漠旅游生意越來越好,斯仁巴布又趁熱打鐵,購買了20多輛穿沙摩托車出租給游客,一年收入保守計算也有二三十萬元。
在庫布其,近1500戶農牧民發展起家庭旅館、餐飲、民族手工業、沙漠越野等服務業,戶均年收入10 萬多元,人均超過3萬元。
Ⅱ.生態治沙走出去
庫布其生態產業治沙扶貧模式讓當地10.2萬群眾擺脫了貧困,讓900多萬畝沙漠變成綠洲與良田,讓庫布其沙漠所在的杭錦旗成功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和自治區級貧困縣的帽子。
庫布其模式在中國乃至全球引起強烈反響,眾多深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都強烈呼吁中國分享庫布其經驗。
庫布其經驗內容豐富。它建立了一系列世界先進的示范中心,包括旱地節水現代農業示范中心、生態大數據示范中心、智慧生態,以及與聯合國環境署共建的“一帶一路”沙漠綠色經濟創新中心等,為其他地區治沙提供廣泛借鑒。
甘草治沙改土扶貧、沙漠生態光伏扶貧,這些在庫布其沙漠創建的生態治理和脫貧模式,已經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毛烏素,新疆塔克拉瑪干、甘肅騰格里、西藏山南、青海祁連山等幾大荒漠化地區悄然落地,并且沿著“一帶一路”款款而行。
30年來庫布其還創造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治沙技術,走出了一條科技治沙、產業化治沙的新路子。他們首先研發了沙柳、檸條、楊柴、花棒等1000 多種耐寒、耐旱、耐鹽堿的植物種子,建成了中國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庫,開創了豆科植物大混交植物固氮改土等多種沙漠生態工藝包。
庫布其在實踐中創新出氣流法植樹、水沖沙柳種樹法、無人機植樹、“微創”植樹技術、甘草平移栽種和精準澆灌技術等200多項沙漠生態技術成果。
46歲的庫布其農民張喜旺,是當地企業組織的治沙民工聯隊的隊長。他介紹,水沖沙柳種樹法是企業無償傳授給治沙民工的專利技術,采用這種方法,兩個人一天能種40畝,相比傳統植樹技術,效率提高10倍。
在工業上,庫布其主要利用生物、生態,工業廢渣和農作物秸稈腐熟等技術,發展土壤改良劑、復混肥、有機肥料等制造業。
在能源利用上,庫布其充分利用沙漠每年 3180 小時日照的資源,大力發展沙漠光伏項目。通過“板上發電、板間養羊、板下種草”的方式,利用光伏板生產綠色能源,通過光伏板間草林種植防風治沙、光伏板下養殖羊及家禽形成的天然生物肥反哺種植,實現了良性互動。
如今,通過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產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技術持續化創新的“四輪驅動”,在當地群眾和億利集團等沙區企業的艱辛努力下,庫布其的農牧民實現了世世代代的脫貧夙愿,同時,這種生態產業扶貧的模式也成功走出內蒙古,走出中國,為其他荒漠化嚴重的地區提供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