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振奮人心。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接下來怎么干?如何確保到2020年,實現脫真貧、真脫貧?來自基層的聲音作出了莊嚴的承諾,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一頭驢就是一個小銀行”,“養一頭東阿黑毛驢相當于多種二畝地”,如今成為了部分貧困地區毛驢養殖戶的真實寫照,而這都得益于“全國最大的驢倌”——秦玉峰。
自2003年起,秦玉峰帶領團隊踏遍中國最偏遠的山區小鎮和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創設“一二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構建起覆蓋毛驢養殖、交易、餐飲、旅游等全產業鏈集群,使毛驢綜合價值提升6.8倍。他將養驢產業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帶動養驢農民脫貧致富。
秦玉峰率先提出“把毛驢當藥材養”和“善待毛驢”,探索出“毛驢活體循環開發模式”。近年在毛驢產業扶貧中,創新推出“金融租賃”“送驢留駒”“政府+金融+龍頭企業+養殖戶”的區域養殖等可復制、可推廣的毛驢扶貧模式,被貧困群眾親切地稱為“保姆式養驢服務模式”。
截至目前,東阿阿膠先后投入扶貧資金達2億元,輻射帶動投資15億元。帶動全國養驢戶增收180億元,惠及全國1000余個鄉鎮、2萬多貧困戶、6萬多貧困人口。
秦玉峰多次為毛驢爭待遇。他堅信,為毛驢爭待遇,就是為廣大貧困人口爭收益;為毛驢產業奔走,就是為貧困戶可持續增收致富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