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用電高峰時,電壓不穩,用電飯鍋都煮不熟飯。電網改造后,不用冒煙兒,很快就能吃上飯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定威鄉亞勇村村民潘福興說,電網升級改造讓他擺脫了多年來的“用電煩惱”。
定威鄉地處月亮山腹地,是貴州省確定的20個極貧鄉鎮之一。境內山高谷深、地勢縱橫交錯,95%以上為山地。雖然早已實現村村通電,但因輸電線路長,加上用電量持續增加,這里的群眾常年遭受“用電不穩定”之苦。
“除了電壓不穩外,電線線路老化也給防火帶來很大壓力。”亞勇村村支部書記潘濤說,為解決這些用電困擾,在有關部門支持下,村里正逐步進行電網改造,目前全村已有三分之一完成了“電改”。
像亞勇村一樣,2013年以來,貴州很多偏遠村寨通過一項名為“小康電”的行動計劃提升了用電條件。
按照“小康電”行動計劃要求,貴州著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電網電壓質量提升”等工程,徹底解決農網“卡脖子”問題。
4年多來,隨著供電質量不斷提升,不少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條件也隨之改善,脫貧步伐明顯加快。
“花茂村的發展離不開電力條件的改善。”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村支部書記潘克剛深有感觸地說,五年前,電網結構較差,供電半徑長,遇到雷雨天氣經常停電,難以滿足正常的生產生活用電需要。
南方電網貴州公司遵義供電局在推進“小康電”過程中,在花茂村累計投入600多萬元,新建10千伏線路14.73千米、改造低壓電路21.98千米,并新配備了4臺變壓器,供電可靠性和質量大幅提升。
“我家現在一個月的用電量,相當于以前一個村民組100多戶的用電量。”花茂村致富帶頭人王治強說,他現在開著農家樂,大型炊具一應俱全,完全不用擔心電力供應問題,“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母先才是花茂村的土陶制作傳承人,祖輩靠燒煤或木柴來燒制土陶。2016年,他購買了一臺電窯爐,再也不用燒煤、燒柴了。
“以前用煤窯,火力不均,經常出現次品。”母先才說,現在用電窯爐,不但燒制均勻,而且保護了生態環境。
潘克剛介紹說,有了電力的堅實保障,近兩年來花茂村新增農家樂20多家、特色小吃店20多家,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已成為花茂村的支柱產業,2016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1.4萬元。
據南方電網貴州公司統計,自2013年以來,“小康電”項目已累計投資155億元,建成輸電線路5.1萬多公里,新建及改造變電站260座,新增配變1.97萬臺,建成便民服務網點2652個。相關項目覆蓋了全省1.2萬個行政村,1270多萬群眾受益。
2016年底,貴州農村供電可靠率達99.65%,比2012年提高0.138個百分點;農村用戶平均停電時間比2012年減少12小時。
按照“小康電”行動規劃,到2020年貴州將全面實現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建成智能、高效、可靠的綠色農村電網,保障農村居民生活用電,解決農業生產用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