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聚焦脫貧攻堅走進普洱]牽起普洱“綠三角” 高原生態建空港)
跑道上,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澆筑著道面,3000平方米的航站樓拔地而起,瀾滄機場雛形初現,這座坐落于群山之中的高原機場,正緊張迎來最后的收官之戰。如果說普洱“綠三角”是最完美的綠洲,瀾滄機場就是飛躍在綠洲之巔的云彩。
穿越千年欲破繭
瀾滄、孟連、西盟邊三縣,界連緬甸,中華文化與東南亞各國的文化在這里匯聚、交融、沉淀。景邁山千年古茶園萬畝茶山穿越古今,直指高天的千年古茶樹依然青翠,神秘的傣王城娜允自公元1289年傣王罕罷法在孟連筑傣城始,宣撫司署先后有28代傣族土司在金色王宮執政……
“景邁瀾滄”、“土司孟連”、“狂歡佤部落”,“普洱綠三角”是北回歸線上保存最完美的綠洲。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綠三角”長期以來仿佛與世隔絕。促進旅游發展、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生活水平,瀾滄機場在這里拔地而起。
削山平壩映綠洲
生態保護是瀾滄機場建設首先需要實現的目標。山峰林立,溝壑交錯,“地無三里平”,瀾滄機場地基處理的土石方量非常大。目前已完成土石方2000萬立方米,垂直凈高110米的山峰被削平,最大的填方高度落差有60多米。
拓展機場凈空和填方施工中,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制定了詳細的環境補償方案,對裸露的山體、地層特地保留了原有機質高的土壤進行生態還原、植被恢復,讓機場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
不棄一抔土
云南省瀾滄機場建設工程指揮部指揮長雷志高說:“這座機場最大的特色就是成功做到了挖填平衡,凈空處理的巖土完全本場消化,填入飛行區跑道,沒有影響原始的地形地貌。”
為了解決挖填平衡的技術難題,技術人員展開研究試驗,計算挖填比和壓實系數,不斷找尋最優的地基處理工藝,密實地基處理,減少沉降風險,提高地基穩定性。
不毀一汪水
龍泉湖濕地緊鄰機場跑道一側,這一汪山谷中難得的湖水,也是機場機場建設者們最為珍視的自然景觀,施工中不僅沒有受到的一絲影響,還與機場跑道、備降草坪區、跑道邊坡壓腳工程有機融為一體。
為了盡可能減小施工對機場周邊植被和地下水條件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工程設計和施工人員采用了反壓平臺技術代替邊坡打樁固定,避免對地下水的破壞;采取毛石混凝土矩形溝技術和設計方案,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在保證機場跑道地層安全穩定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
2017年,瀾滄機場將如期具備通航條件,滿足B737系列、A319、A320系列、MA-60等機型的起降需要,擬主要承擔瀾滄至昆明的省內航線,并考慮周邊1000km~1500km 范圍內的航線,如:成都、貴陽、廣州等。
到那時,普洱“綠三角”也將掀開神秘的面紗,以嶄新的姿態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雷志高說,瀾滄機場將有利于促進瀾滄、孟連、西盟及周邊州市的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交通條件。
(文:云報全媒體張揚;圖:普洱新聞網)